- 30次
- 2024-12-16
- 来源:中科检测
1. 原理
基因突变试验主要检测化学物质是否能够诱导基因水平上的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碱基对上发生的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包括碱基置换突变(点突变)、移码突变、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等。这些突变可通过转录、翻译影响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组成或顺序,进而影响蛋白质或酶的生物功能,导致机体表型出现异常。在遗传毒性评价中,基因突变是一个重要的检测终点。
2. 目的
基因突变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化学物质、药物、环境因素等是否具有致突变性,即它们是否能够引起基因水平上的改变。这对于预测这些物质的潜在致癌性和遗传风险至关重要,因为许多致癌物在引起癌症之前会引起基因突变。
3. 方法
基因突变试验的方法多样,其中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以下是该方法的步骤:
3.1 受试物配制
固体受试物应溶解或悬浮于适合的溶媒中,并稀释至适当浓度。液体受试物可直接使用或稀释至适当浓度。受试物应在使用前现用现配,以确保稳定性。
3.2 剂量选择
最高浓度的选择取决于细胞毒性、受试物在试验系统中的溶解度以及pH或渗透压的改变。应设置至少4个可供分析的浓度,包括从最大毒性至几乎无毒性的浓度范围。
3.3 试验步骤
以体外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为例,步骤如下:
细胞准备:将一定数量的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培养一定时间。
接触受试物:吸去培养液,用PBS洗涤,加入无血清培养液、受试物及S9混合物(如需代谢活化),置于培养箱中一定时间。
表达培养:去除受试物,将细胞重悬于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一定时间以表达突变。
突变体的选择及集落形成率的测定:消化细胞,分种,统计集落数,计算集落形成率和突变频率。
3.4 观察指标
细胞毒性测定:通过相对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毒性。
突变频率测定:通过统计突变集落数计算突变频率,从而推断受试物的致突变性。
4. 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通常基于突变频率的增加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与剂量-反应关系相结合。如果受试物组的突变频率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并有剂量-反应趋势,则可判定为阳性。
以上是基因突变试验的基本原理、目的和方法的概述,具体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条件和目的进行调整和优化。中科检测开展化学品,消毒产品,化妆品的基因突变试验服务,检测报告具有CMA资质。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 电话:400-133-6008
-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