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次
- 2024-12-31
- 来源:中科检测
引言
放射卫生预评价是针对具有放射性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施工前,对其辐射防护措施、辐射监测计划、辐射危害、放射防护管理等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使辐射防护达到最优化,避免发生放射性事故或者职业病,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职业卫生审查提供技术依据。中科检测开展放射卫生预评价,放射卫生控制效果评价服务,评价报告卫监认可。
评价流程
放射卫生预评价主要针对含有放射性设备或放射性物质的建设项目,其流程大致如下:
1. 收料阶段:了解拟建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辐射源类型、设备参数等。
2. 现场调查:对建设项目现场进行调查,收集必要的技术资料和环境数据。
3. 编制报告:第三方评价单位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预评价报告初稿。
4. 专家评审:完成初稿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5. 报告修改: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预评价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6. 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修改后的预评价报告报送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批。
7. 批复与动工:获得批复后,建设项目工程方可动工。
评价内容
放射卫生预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1. 辐射源项:辐射源装置的结构、主要参数、位置分布、核素的名称、状态、活度、能量等。
2. 防护设施与措施:工作场所布局、分区与分级、屏蔽设计、安全连锁装置等。
3. 辐射监测计划:辐射监测仪器配置规划的完整性、监测项目、频次和监测人员配置的合理性。
4. 辐射健康影响评价:分析辐射源正常运行和意外情况下对人员产生的受照剂量。
5. 放射防护管理评价:评价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文件与预评价要求的相关性。
标准实施
放射卫生预评价过程中需遵循的主要标准包括:
GBZ/T 181-2024:《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编制标准》
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 120:涉及核医学工作场所的评价,包括场所分区及级别、屏蔽防护设计等。
GBZ 130:《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结论
放射卫生预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技术和方法。通过科学、透明和公正的评价过程,可以为决策者制定放射防护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 电话:400-133-6008
-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