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植物乳杆菌检测技术详解
  • 33次
  • 2024-12-06
  • 来源:中科检测

植物乳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益生菌,在食品、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对植物乳杆菌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中科检测开展植物乳杆菌检测服务,检测报告具有CMA资质。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乳杆菌的检测技术,包括感官指标、微生物学指标、水分含量、活菌数和卫生指标等方面的检测。


一、感官指标检测

感官指标检测是植物乳杆菌检测的基础,通常要求产品符合包装标签上注明的形状、色泽、气味、均匀程度和杂质等情况,并且不能有异臭味。这一步骤主要通过目测和鼻嗅进行,在自然光线下对样品进行观察。


二、微生物学指标检测

微生物学指标是鉴定植物乳杆菌的重要参考项目,主要通过菌体形态、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别。

1. 菌体形态:植物乳杆菌的菌体细胞呈圆端直杆状,通常0.9~1.2μm宽,3~8μm长,单个、成对或成短链。

2. 菌落形态:根据不同的培养基,植物乳杆菌的菌落形态会有所不同,常见的培养基包括改良TJA、改良MC和MRS。在相应的厌氧培养条件下,植物乳杆菌能在MRS培养基表面生长成白色、细密、圆形光滑突起的菌落。

3. 生理生化特征:通过对革兰氏染色、蔗糖、4%牛磺胆酸钠、麦芽糖、精氨酸产氨、甘露醇、碳水化合物反应、水杨苷、七叶苷、山梨醇、纤维二糖、棉籽糖等耐受试验和利用不同碳源的实验进行表征验证。


三、水分含量检测

植物乳杆菌的水分含量检测要求不能超过8%。大量实验表明,完整包装的固态样品水分含量通常在4.8%~7.5%之间。然而,考虑到产品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水分含量可能会增加,因此规定了8%的指标。水分含量的检测按GB/T 6435进行。


四、活菌数检测

活菌数是植物乳杆菌最重要的功能性指标之一,检测要求为≥1.0×10^9 CFU/g。活菌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植物乳杆菌饲料添加剂产品的质量,足够数量的益生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活菌数的检测通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具体步骤如下:

1. 样品制备:以无菌操作法取检品10.0g,加入盛有90ml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10分钟,制成1:10样品悬液。然后依次稀释至1:10-2、1:10-3、1:10-4、1:10-5、1:10-6、1:10-7等稀释液。

2. 涂布:分别吸取稀释级为10-6的样品稀释液各0.2ml,用无菌L形玻璃棒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每稀释级重复2~3个平板。

3. 培养:倒置平板,于35~37℃厌氧培养24~48小时后,计算单个菌落数。

4. 计数:选取菌落数在30~300个的平板进行有效活菌计数,并计算同一稀释级的平均数。活菌数的计算公式为:

植物乳杆菌数(cfu/g)=0.2×WN×D×10

其中,N为平板中菌落数(同一稀释级数的平均值,cfu),D为稀释倍数,W为取样量(g)。


五、卫生指标检测

植物乳杆菌的卫生指标检测项目包括杂菌率、黄曲霉素B1、铅含量、砷含量、汞含量、镉含量、大肠菌群数、霉菌总数和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检测项目确保了植物乳杆菌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杂菌率:杂菌率检测通过计算杂菌数与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之和的百分比来确定,要求杂菌率≤1.0%。

2. 有害物质检测:黄曲霉素B1、铅、砷、汞、镉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检测需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大肠菌群数和霉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的允许量≤400 CFU/100g,霉菌和酵母总数的允许量<1.0×10^4 CFU/g。

4. 致病菌检测: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


六、总结

植物乳杆菌的检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感官指标、微生物学指标、水分含量、活菌数和卫生指标等。通过全面的检测,可以确保植物乳杆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这些检测技术也为提高动物食品安全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